古有云:“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
投資某種程度上也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甚至可能是如何戰勝自我的戰爭,如果我們過度關注和放大眼前的細節,可能會失去對全局的掌控。
敘述變化,而非預測
近期上證指數重新在3000點上下波動,把我們一下子拉回了2008年,彼時上證指數在2008年6月份跌破了3000整數點,開啟了A股歷史的第一輪3000點保衛戰。
3000點的整數位置固然重要,它代表了投資者的心理關口。但回看過去的歷史,是否會有不同?下圖黃色的走勢線為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885001),灰色的線是上證指數,可以看出,上證指數長期圍繞3000點波動,但是對應的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885001)的點位卻是在慢慢一路走高。
數據來源:wind,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統計周期:2003年12月31日-2022年4月26日
這其中有基金產品本身管理能力所帶來的超額收益,同時也有上證指數在編制上面的一些規則所帶來的影響,包括從總股本加權出發、未計算股利分紅、新股上市第11個交易日才納入指數等。
所以,投資時選對標的、找對方法并堅持長期主義是有效的。真正的投資者是以十年以上的維度在思考,而不是以季度來評價,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長期主義。每次忍受本金浮虧、收益減少是我們通往長期制勝的成本和歷煉,投資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場修行。
而這其中最大的難度在于對人性的挑戰,從在荷蘭誕生第一家證券交易所之后的這400年里,人的貪婪和恐懼沒有什么變化,都是看見跌就害怕,看見漲就蠢蠢欲動。人從恐懼到貪婪再到恐懼,每隔幾年就是一個循環。數學不能控制金融市場,心理因素才是控制市場的關鍵。
忽略事實,探尋規律
股市近視癥一直都在,投資者總愿意把大部分時間去觀察市場每天的漲跌,也許我們可以總結出一些市場潛在變化,但很難把握。但如果格局再大一點,我們去觀察幾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市場,又會看到不一樣的趨勢。
數據來源:wind,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統計周期2003年12月31日-2022年4月13日。03年至今年化復合收益率指2003年12月31日-2021年12月31日平均每年復合收益率;三年滾動年化復合收益率指每三年平均年化復合收益率。
上圖為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每三年滾動年化復合收益率,以及2003年至今年化復合收益率。從2003年年底至今年4月13日的年化復合收益率為15.17%,而每三年滾動收益率卻是忽高忽低:有的時候買在低點、趕上了牛市,三年下來會有復合年化70.29%的收益率;有的時候買在高點恰巧碰上了下跌周期,三年下來復合年化的收益率為-8.88%。
從中可以看出兩點:
一是,如果選錯進場時間,比如選在高點進場,三年并不是一個能夠保證我們穩賺不賠的時間周期;
二是,偏股混合型基金的短期收益率會圍繞長期平均回報率做均值回歸,即三年滾動年化復合收益率始終圍繞著15.17%的長期年化復合收益率上下波動,如果漲的過多,則會回落;如果回報率很差,則會回升。
所以當我們基金的年化回報率有30%以上的時候,內心無需驕傲;當我們的基金一段時間回報率只有-20%的時候,內心也無需恐慌。
從本質上來講,成功的投資都需要一個兩步的過程:制定一種有效的投資策略,以及嚴格遵守。不管投資策略多么靠譜,成功的投資都需要依靠人們對計劃的遵守,而這種遵守又需要人們嚴以律己。
巴菲特說假設自己手中只有一張可打20個洞的投資決策卡,每一次投資交易,就在卡片上打一個洞,相應的次數也就減少一次。假如真受到這樣的限制,我們會耐心地等待絕佳的投資機會出現嗎?
不為蠅頭小利放棄原則,不為一時舒適放棄長遠抱負。
<完>
文:宮喜振 風險提示: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鸸芾砣斯静槐WC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過往業績不能預示未來收益。詳情請認真閱讀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和基金份額發售公告?;鹜顿Y有風險,請審慎選擇。